降温了,大人都覺得難受,醫院裏咳嗽、流鼻涕、感冒發燒的孩子們也逐漸多了起來,看着都讓人心疼。儘管感冒是常見病,但是也不能因為常見而掉以輕心。
這個時期,有一種流行病毒,就很容易讓孩子們中招,那就是—“呼吸道合胞病毒”,是一種能引起嬰幼兒病毒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原體。
容易被忽視
東華醫院兒科醫生鄭月連介紹,近期,醫院發現感染“呼吸道合胞病毒”的嬰幼兒比例增多,這是一種專挑體質弱的人羣下手的病毒。由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早期症狀與普通感冒類似,因此很容易延誤治療,引起一系列併發症。
據介紹,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的病毒,是引起小兒病毒性肺炎常見的病原。感染多見於新生兒和6個月以內的嬰兒。
“該病毒可在小孩體內潛伏2-8天再引起發病,主要侵犯直徑75-300微米的毛細支氣管,引起上皮細胞壞死、黏膜充血、水腫、黏液分泌增多等,最後造成毛細支氣管管腔的狹窄甚至堵塞,炎症波及肺泡、肺間質後,可出現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,引起毛細支氣管炎及肺炎。”鄭月連介紹,呼吸道合胞病毒如果被忽視,情況會比較嚴重。
“同年齡段感染的患兒,所呈現出來的病情輕重不一。一般來説,年長兒的病情較輕,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症狀,如鼻塞、流涕,咳嗽、聲嘶、低熱等;而年幼兒的病情較重且進展較快,早期的上呼吸道症狀很快轉為下呼吸道症狀:咳嗽加重,痰多但難以咳出,氣喘、呼吸加快等,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、煩躁不安、口脣發紺。”
她舉例説,病情重且進展快者需入院進行平喘、吸氧等對症處理,而當病情嚴重時,甚至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。
怎麼分辨?
有相關檢測
那麼,家長要如何分辨是感冒,還是病毒感染呢?
有幾個簡單的判斷方法,首先是看週期,呼吸道合胞病毒比感冒感染的病程週期長,治療週期一般是10~14天,感冒治療週期一般5~7天。其次,看症狀,一般而言,感冒以發熱、乾咳無痰、咽喉痛為主要症狀,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症狀雖然和感冒很相似,但是比感冒要嚴重得多。
據悉,患兒一般在前1~2天會出現流涕、咳嗽的症狀,可能出現低度發熱(37.5℃~38℃)至中度發熱(38.7℃~39℃)。到了第3、4天,可能會出現陣發性咳嗽、喘息,甚至呼吸困難。等拖至第5、6天,患兒可能出現呼吸困難、喘息進一步加重等症狀,最嚴重時會出現發紺。
那麼,如果孩子感冒3到5天都沒有好,咳嗽逐漸加重,影響進食甚至出現了喘息,那麼最穩妥的辦法,還是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。“及早去正規醫院的兒科就診,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永遠是保護孩子的最好辦法。”
據記者瞭解,如果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,通過一個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檢測,檢測物多為鼻部分泌物,15-30分鐘就可以查到結果。
鄭月連還建議,媽媽們儘量少帶寶寶們前往人羣聚集的場所,如果家庭成員中有出現呼吸道感染者,應做好個人手衞生,佩戴口罩,並對寶寶做好隔離防護。“如果低齡寶寶已出現發熱、咳嗽等症狀,建議儘早就診。”
小鏈接
6類人羣最容易中招“呼吸道合胞病毒”
1、早產兒、低體重兒;
2、2歲以下嬰幼兒;
3、有免疫缺陷的人羣;
4、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羣;
5、患有支氣管發育不良或呼吸系統發育畸形的人羣;
6、由於各種原因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羣;
文字:鍾晨
編輯:鍾彥亮